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产教融合双向共进 开拓国际化办学蓝海
作者: 审核: 复核: 时间:2025-03-27 点击数:
学校紧密对接国家外交战略布局,以“一带一路”倡议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为引领,将职业教育国际化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实施四大战略举措,积极拓展海外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输出具有国际适应性的职业教育标准、并率先探索建设海外学院,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网络,助力国家职教出海战略布局。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高效国际化管理体系
(一)创新工作机制,提升管理效能
学校成立由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国际化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国际化工作的整体规划、决策和协调。修订完善国际化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责任到人,提高工作效率;领导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在国际交流学院,指派专人负责项目建设任务的组织、协调、实施和督导,确保建设任务健康有序开展。
(二)健全制度体系,保障国际交流质量
学校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国际交流活动,确保赴国(境)外师生安全,推进学校国际交流各项活动内涵发展,先后出台了《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引进境外原版教材选用管理办法》《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国际合作交流活动管理规定(试行)》《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师生赴国(境)外学习交流安全教育管理办法(试行)》《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赴国(境)外师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以及《外籍教师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学校的各项外事活动能够稳健、有序地推进,为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深化国际合作,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新典范
(一)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共建机电一体化合作办学项目已经连续运行12年,共培养148名毕业生,其中5人赴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学习。双方在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标准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实施“四融合、一互认、双证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引入爱方技术领域项目化课程31门。吸纳外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先进理念,建立双外考官机制,实施第三方评价;与匈牙利埃杜图什大学共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外方技术先进的专业课程14门;借鉴美国、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优化国际标准框架下的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以绿色建筑和焊接技术为主线,重构《BIM基础》《焊接技能综合实训》等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内容,推进引进课程本土化、校本课程国际化;持续推进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首批立项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组建中德班,借鉴德国“双元制”育人经验,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考核和评估认证体系构建等多种方式推动“三教”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二)引进优质师资,提升教学国际化水平
依托学校国际交流合作项目,邀请120余名国外专家和学者来院讲学,分享前沿的学术理念和技术成果,指导专业国际化建设。携手俄罗斯莫斯科世界技能组织专家制定逆向工程设计技能大赛标准,与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认证中心专家共同探讨动车组检修技术等专业教学标准,彰显中国职业教育水平。优选外籍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课程讲授,双方教师定期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服务“职教出海”,提升中国职教影响力
(一)建设海外办学项目,服务企业“走出去”
学校以“中文+职业技能”项目为桥梁,形成了“走出去+再提升”的国际化教育合作与资源共享新模式。学校与泰国那空那育技术学院共建中泰高铁国际学院,与马来西亚卓越汽修学院共建中马国际教育学院。学校积极开展“中文+职业技能”项目,累计为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开展培训45365人次。与泰国中部四区职教中心、泰国佛统技术学院等共建的中泰新能源汽车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招收泰国留学生42名。学校荣获2024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四星级院校”;2024年5月,在中马产教合作暨中马建交50周年职业教育友好交流活动,马来西亚第一副总理拉希德阁下为学校承接“中马青年职教培训项目——中文+职业技能中心”项目授函,并对学校在中马青年职教培训项目中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二)开发国际化职业教育标准,提升中国职教影响力
学校积极与国内外行业组织、国际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开发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形成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精准耦合、教学标准与国际认证深度接轨的办学新范式。对标国际先进专业标准和质量标准,对动车组检修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与陶艺设计与工艺等3个学院优势特色的国家级骨干专业开展评估认证,均已达到英国资历框架(RQF)和欧洲资格框架(EQF)5级水平,同时学校的治理政策与管理程序符合国际质量标准,获得国际可比性证书和国际质量标准证书,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完成8个专业国际化教学标准建设,开发《汽车性能检测与评价》《智能生产线》等63个课程标准,满足留学生教学需求,为国际师生学习交流搭建平台。具有较高水平的国际影响力学校、标准、资源项目被省教育厅推荐到国家,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获得国内、国际认可。
(三)加大招收海外留学生力度,扩大办学规模
学校加速打造职教教育中国品牌,充分发挥了唐山产业优势和学校办学优势,积极开展全日制留学生招生工作。目前,学校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维修与检测和新能源汽车技术4个专业招收在籍全日制留学生83名,已培养全日制留学生人数累计达到158人,占河北省高职院校全日制留学生规模的1/4以上。依托学校中泰、中马海外办学项目,紧密对接学校优势专业和泰国、马来西亚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完善了电气自动化等2个专业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发适合留学生的教学资源,制作完成《动车组运用与检修》《数字媒体专业汉语》等20门多语种课程资源,累计开发948个数字化教学资源。依托学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国际职教云平台,对境外留学生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3000多人次。学校还设立留学生奖助学金并进一步规范相关管理工作,鼓励和吸引更多优秀的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网络,与更多海外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学分互认、双学位项目等形式,进一步拓宽留学生的升学路径和就业渠道。此外,学校不断优化留学生服务与支持体系,设立了专门的留学生事务办公室,负责提供从入学咨询、签证办理、住宿安排到日常学习生活辅导的一站式服务,确保每位留学生都能快速适应并融入校园生活。为了增进文化交流与理解,学校定期举办“文化体验日”、“国际美食节”等活动,让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也为他们提供展示各自国家文化的平台,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尊重。
四、发展国际化师资队伍,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
(一)多层次培养师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系列“内培外引,引育并举”的方式,选派教师出国研修、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举措,不断提升教师国际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累计选派近230名教师赴海外研修交流;持续引进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为留学生教育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2024年,教师参加双语教学培训108人次,参加各类国际交流活动教师人数达到145人次;专任教师赴国(境)外指导和开展培训实践304人次。其中,郑兴我教授参加在俄罗斯举行的第十六届国际社会文化领域创新实践会议,并开展学术交流,宣传学院陶瓷专业建设成果。董诗绘老师参加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格,应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邀请赴德国进行为期3个月的访学,学习德国制造业先进技术和职业教育理念,拓展国际化视野。
(二)发挥学校智力优势,助力选手世界技能大赛获奖
学校依托自身优势建成世界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积极参与和服务世界技能大赛,由学校教师田超参与指导的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获得金牌,任培怡作为翻译参与的焊接项目获得银牌,为中国代表团征战世赛贡献唐工力量。期间,世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中国集训主基地向学校发来贺信,“感谢唐工大关心集训工作的开展,从技能训练到设备支持,再到实战模拟与策略制定,给予了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
学校未来将完善制度设计、强化质量导向、推动深度融合,更好地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同行、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战略资源作出更大贡献。